高级技能使用心得分享:顶尖训练师技能分享

admin 阅读:84 2024-05-18 06:30:17 评论:0

人眼的视觉功能包括:光觉、色觉、形觉(视力)、动觉(立体觉)和对比觉(一般所说的视功能检查多指行觉(视力)的检查)。视功能分为三级: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

临床上通常会检查光觉,当患者矫正视力低于手动/眼前时(即戴合适的眼镜仍不能分辨眼前的手是否在晃动);色觉,升学征兵入职体检时会涉及到;形觉(视力),即平时看的E视力表;对比觉,即对比敏感度,主要看夜晚的视力是否良好,对比敏感度不好的人晚上看东西不清楚。立体觉很少涉及。立体视不好的患者辨认物体远近、水的深浅等会有困难,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

视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两大类。视功能检查主要可以查明近视的原因,制定出矫正近视的合适方案。

1、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主要包含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视力是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大小的能力,视力表是检查视力的重要工具,视力分为近视和远视,可通过视力检查来判断是否近视。当眼睛向前固视一点时,黄斑区中心凹以外视网膜感光细胞所能见到的范围称为视野。色觉是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知检查,而暗适应指的是从明处看暗处,最后到可以看清暗处的过程。立体视觉是感受三维视觉空间,感知深度的能力;

2、视觉电生理检查:主要包含视网膜电图、视诱发电位等,一般是通过记录视觉系统生物电活动来诊断疾病。视网膜电图适用于评估视网膜功能的疾病,如视神经炎、视网膜脱离等,视诱发电位检查主要适用于视神经炎、青光眼等疾病。

患者在视力检查前应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在进行视功能检查时应处于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配合医生检查。

点击链接查看介绍

1.《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最新版第5版译本)出版!

2.医学验光技术教程@异常双眼视分析处理教程

3.魏瑞华《临床双眼视觉学》

4.视觉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值得每一个视觉健康的捍卫者了解和学习.

5.《眼视光·新技术实用全书》验光、视功能检查步骤详细,一看就会,通俗易懂。

6.《视功能检查分析及训练基础》@《验光配镜技术及斜弱视康复训练》

7.《实用眼视光》2023以实战为主要的内容,把专业知识通俗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8.眼视光中心的核心——专业、运营,验光配镜技能提升销量第一的宝典,你有了吗?

《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最新版第5版译本)出版!

展开全文

编者按

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大家分享这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业界期待已久的美国视光经典著作《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最新版第5版译本,在经过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团队的不懈努力后,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啦!

目前,国内关于隐斜视、调节及眼球运动问题的处理并没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临床工作中的诸多疑问尚有待于解决。此书的出版给大家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应用指导,将国际先进的、规范的、系统的双眼视评估及处理思路、训练方法、工作经验呈现给大家,使众多从事视觉健康的同行们可以从中受益,是一本非常实用、有学术价值的临床指导参考书。

视光专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一直在专业领域中不断地追寻与探索,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行交流指正,不吝赐教。

新书推荐

双眼视觉的临床处理

(最新版第5版译本)

ISBN:978-7-117-33006-0

主译:李丽华,江洋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讲述了双眼视觉的检查、评估及处理原则,及具体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在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与双眼视觉密切相关的临床问题: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眼球震颤、脑外伤、学习困难、屈光不正等视觉相关问题,包括在使用计算机后、屈光手术前后等与双眼视觉及调节相关的症状、表现及临床处理。

此外,本书还包括了目前大家关注的涉及青少年近视的屈光不正发展和延缓及可能的防控手段,是一本非常实用、有学术价值的临床指导参考书。

编辑推荐

1.该书是由美国视光学著名教授Micthell Scheiman与BruceWick共同编写的著作,是美国视光学院双眼视觉教育的经典教科书。

2.Micthell Scheiman教授是美国视光行业集科研、教学及临床经验于一身的著名教授,值得我们学习。

3.译者团队翻译本书的目标是将国际先进的、规范的、系统的双眼视评估及处理思路、训练方法、工作经验呈现给大家, 使众多从事视觉健康的同行们可以从中受益。

4. 随着眼科、视光的发展,许多视光专家、学者专注于这一领域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很多前辈也作出了卓有成就的贡献,本书的翻译出版也将贡献于中国视光的发展和未来。

主译简介

李丽华

天津市眼科医院主任医师,视光中心主任,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医疗卫生专家组副组长,天津医科大学副教授,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技术学院教授

《眼视光知识》杂志编委,《美国眼科杂志中文版》编委,长期从事视光学临床、教学等工作。发表论文40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篇。主持和承担国家项目3项,天津市科技项目3项,市卫健委项目3项目项。

江洋琳

眼科学博士,天津市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视光中心视觉训练专业主任,美国太平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视觉健康分会青年委员,美国视觉发育视光学会会员,天津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医疗卫生专家组成员。

从事眼视光临床、教学工作十余年,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 2篇,参编《眼视光临床》等3本书籍,参加国家及天津市课题5项,主持卫生局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擅长青少年近视防控、远视、散光、弱视、视疲劳、视觉相关阅读障碍、视觉发育的诊断及视觉训练治疗工作。

内 封

译者前言

原著前言

原著致谢

目 录

样章试读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医学验光技术教程@异常双眼视分析处理教程

《医学验光技术教程》活页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眼视光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内容围绕眼视光技术专业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梳理及阐述,包括医学验光、眼健康基础检查、与眼健康相关的全身系统健康评估、双眼视检查等眼视光学几项重要技能,并且编写了很好翔实的检查、分析和处理流程,能将眼视光技术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规范化地呈现。本书除了借鉴国外较前沿的眼视光知识和技能,还结合了国内眼视光高校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情况编写,能对眼视光学生学习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规范化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第1章 接诊

1.1 医患沟通

1.1.1 病史采集

1.1.2 向患者分析解释检查结果

1.2 瞳距测量

1.3 眼外观检查

第2章 视功能初始评估

2.1 眼最小分辨力

2.1.1 视力检查——Snellen视力表

2.1.2 视力检查——LogMAR视力表/五分视力袁

2.1.3 视力检查——儿童视力检查

2.1.4 针孔视力

2.2 双眼视觉功能

2.2.1 调节幅度

2.2.2 遮盖试验

2.2.3 立体视——随机点2检查

2.2.4 立体视——随机点E检查

2.2.5 Worth 4 dots

2.2.6 集合近点

2.2.7 Hirschberg检查

2.2.8 Brückner检查

2.3 视觉神经功能

2.3.1 色觉

2.3.2 瞳孔反应

2.3.3 视野筛查

2.3.4 数指视野筛查

2.4 眼外肌及颅神经功能

2.4.1 眼外肌运动

第3章 屈光检查

3.1 常规检查流程

3.1.1 静态检影

3.1.2 电脑验光

3.1.3 角膜曲率测量

3.1.4 综合验光仪常规主觉验光

3.1.5 试镜架处方调整

3.2 常规辅助检查流程

3.2.1 棱镜分离双色试验法

3.2.2 主导眼检查

3.2.3 散光表检查

3.2.4 交叉圆柱镜(JCC)微度数散光检查

3.2.5 裂隙片验光

3.3 儿童常用验光方法

3.3.1 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

3.3.2 Mohindra视近检影验光

3.4 老视验光流程

3.4.1 老视验光——Add近附加检查

3.5 双眼同时验光

3.5.1 超雾视主觉验光

3.5.2 控制集合验光

3.5.3 矢量视力表双眼主觉验光

3.5.4 无限视远双眼平衡验光

3.5.5 Humphriss直接对比验光

3.5.6 Humphriss精确视近散光验光

3.5.7 视近隔板双眼平衡验光

3.5.8 Borish双眼近点卡片精确散光验光

第4章 调节集合融像功能评估

4.1 集合融像

4.1.1 远距水平隐斜——Von Graefe技术

4.1.2 近距水平隐斜——Von Graefe技术

4.1.3 远距垂直隐斜——Von Graefe技术

4.1.4 近距垂直隐斜——Von Graefe技术

4.1.5 隐斜检查——马氏杆测量法

4.1.6 隐斜检查——Thorington改进法

4.1.7 远距水平集合融像

4.1.8 近距水平集合融像

4.1.9 远距垂直集合融像

4.1.10 近距垂直集合融像

4.1.11 近距融合性集合灵活度

4.2 调节

4.2.1 调节反应——融合性交叉圆柱镜(Fused Cross Cylinder,FCC)

4.2.2 调节反应——MEM(Monocular Estimation Method)动态检影

4.2.3 负/正相对调节NRA/PRA

4.2.4 调节灵活度

参考文献

《异常双眼视分析处理教程》 活页版

内容介绍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眼视光技术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内容围绕眼视光技术专业学习中的重点及难点部分“双眼视功能”进行系统梳理及阐述,包括异常双眼视分类、异常双眼视分析、异常双眼视诊断与处理以及视觉训练理论与方法等眼视光学几项重要知识与技能,并且编写了很好翔实的检查、分析和处理流程,能将眼视光技术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规范化地呈现。本书除了借鉴国外较前沿的眼视光知识和技能,还结合了国内眼视光高校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情况编写,能对眼视光学生学习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规范化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概述

1.2 双眼视总体分析流程

1.3 双眼视主要参数解析

1.4 双眼视异常分析方法

1.5 双眼视异常主要处理方法

1.6 视觉训练的作用与分类

第2章 调节功能异常分析与处理

2.1 概述

2.2 调节不足

2.3 调节不能持久

2.4 调节过度

高级技能使用心得分享:顶尖训练师技能分享

2.5 调节灵敏度不足

2.6 老视

第3章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分析与处理

3.1 概述

3.2 集合不足

3.3 散开过度

3.4 集合过度

3.5 散开不足

3.6 基本型外隐斜

3.7 基本型内隐斜

3.8 假性集合不足

3.9 融像性聚散功能异常

3.10 垂直位双眼平衡失调

第4章 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分析与视光学处理

4.1 概述

4.2 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4.3 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4.4 间歇性外斜视

4.5 斜视术后有关双眼视问题处理

第5章 弱视双眼视功能分析与处理

5.1 概述

5.2 弱视的屈光矫正与遮盖治疗

5.3 弱视的注视性质训练

5.4 弱视的脱抑制训练

5.5 弱视的双眼视重建

第6章 与学习相关的双眼视异常分析与处理

6.1 概述

6.2 阅读困难的视觉问题分析

6.3 眼球运动的分类与视觉训练方法

6.4 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

第7章 与电脑相关的双眼视异常分析与处理

7.1 概述

7.2 与电脑相关的双眼视问题分析与处理

第8章 与屈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异常分析与处理

8.1 概述

8.2 屈光术前相关双眼视检查作用与意义

8.3 屈光手术后常见的双眼视问题

8.4 屈光术后相关双眼视问题处理

第9章 与获得性脑损伤相关的双眼视异常分析与处理

9.1 概述

9.2 获得性脑损伤与视光师职责

9.3 与获得性脑损伤相关的双眼视障碍问题

9.4 获得性脑损伤患者视觉评估

9.5 获得性脑损伤患者的视光学处理方法

0章 常见视觉训练工具与使用方法

10.1 视觉训练实施的总体要求

10.2 调节功能的训练

10.3 聚散功能的训练

10.4 融像性功能的训练

10.5 完整视觉训练方案的建立

参考文献

魏瑞华《临床双眼视觉学》

双眼视觉作为人类高级视觉,帮助我们完成了很多复杂、高级的视觉过程。双眼视觉异常,会造成严重的视疲劳、融像功能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调节功能异常等,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失去双眼视觉,我们将无法正常生活。2.本书从双眼视基础以及视觉心理学入手,详细阐述了形成双眼视的生理机制,基本双眼视功能以及双眼视临床异常的表现如:集合散开问题、融像功能障碍、调节能力异常、注视视差等。同时本书也提及了相关诊断和治疗方法,视觉训练是主要方法,其对于聚散、融像功能以及眼球运动等问题的解决有显著的效果。本书还对特殊类型的双眼视功能异常做了介绍,例如:视觉终端综合征、屈光性弱视、双眼不等像以及眼球震颤。

备注:眼镜店名称+眼视光

目录

第一部分 双眼视觉理论基础

第一章双眼视觉的生理

第一节 正常双眼视觉概述 /3

双眼视觉 /3

第二节 视野/ 9

一、单眼视野/ 10

二、双眼视野/ 11

第三节 视觉方向 /12

一、视觉方向 /12

二、视觉方向的分类和特点 /13

三、视网膜对应点/ 16

四、独眼/ 16

五、生理性复视 /17

第四节 双眼融像 /19

一、单视圆 /19

二、Panum 区/20

三、主导眼与视网膜竞争 /22

第五节 立体视觉 /22

一、单眼深度觉的特点/ 22

二、立体视觉 /24

第二章 隐斜视

第一节 隐斜视的发病机制 /29

第二节 隐斜视的临床表现与分类 /32

一、隐斜视的分类 /32

二、临床表现 /38

第三节 隐斜视的检查方法/ 40

一、遮盖法/ 40

二、马氏杆法/ 42

三、Von Graefe 法/ 43

第四节 隐斜视的治疗/ 47

一、内隐斜视的治疗 /47

二、外隐斜视的治疗 /48

三、垂直隐斜视的治疗/ 49

四、旋转隐斜视的治疗/ 49

第三章 调节功能

第一节 相对调节/ 50

一、正相对调节 /51

二、负相对调节 /51

第二节 调节灵活度/ 52

一、调节灵活度的概述/ 52

二、调节灵活度的测定方法/ 53

第三节 调节反应/ 55

一、检查原理/ 56

二、操作步骤 /56

三、调节滞后的图表分析/ 57

四、调节滞后的应用/ 57

第四节 调节幅度 /58

第四章 聚散

第一节 概述/ 61

一、眼的安静位/ 62

二、聚散的分类/ 62

第二节 调节性聚散与调节的比值(AC/A)/ 63

一、AC/A 的定义 /63

二、AC/A 的测定/ 63

三、AC/A 的应用/ 65

第三节 聚散的检查/ 66

一、集合近点的检查 /66

二、集合和散开的检查/ 67

三、垂直方向散开力 /69

四、聚散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70

第五章 视觉心理学

第一节 视觉心理学概述 /71

一、心理物理学 /71

二、感觉及其定律/ 72

三、知觉 /74

四、视知觉研究方法 /75

五、信号检测理论/ 76

第二节 视觉系统/ 77

一、神经系统/ 77

二、眼屈光系统/ 78

三、眼感光系统 /80

四、视路与视皮层 /82

五、视觉信息处理机制/ 83

第三节 视觉辨认及视觉现象 /85

一、空间分辨/ 86

二、时间分辨/ 91

三、视觉现象/ 92

第四节 颜色视觉/ 97

一、颜色及其定律/ 97

二、色觉及其理论/ 99

三、色觉异常及其检查/ 101

四、色彩的心理效果 /105

第五节 视知觉 /107

一、视知觉/ 107

二、空间视知觉/ 109

三、视错觉 /111

第二部分双眼视觉临床应用

第六章常见双眼视觉异常的分类

第一节 集合功能异常的分类 /115

一、低AC/A /115

二、双眼视异常伴正常AC/A/ 117

三、双眼视异常伴高AC/A/ 118

四、垂直眼位异常 /120

第二节 调节异常分类/ 121

一、调节不足 /121

二、调节不持久/ 122

三、调节过度 /122

四、调节灵活度下降(调节迟钝)/ 122

第三节 眼球运动异常分类 /123

第七章常见双眼视觉异常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图表分析法/ 124

一、图表分析法的优点/ 125

二、图表分析法的缺点/ 125

第二节 Morgan 分析法(标准值分组分析法) /125

第三节 注视视差分析法/ 127

第四节 综合分析法/ 127

综合分析法的功能性分类/ 127

第八章常见双眼视觉异常的临床病例解析

第一节 低AC/A :集合不足和散开不足 /130

一、集合不足 /130

二、散开不足 /140

第二节 高AC/A :集合过度和散开过度/ 146

一、集合过度/ 146

二、散开过度/ 154

第三节 正常AC/A :融像性聚散功能障碍,单纯性内隐斜视和单纯性外隐斜视 /160

一、融像性聚散功能障碍/ 160

二、单纯性内隐斜视/ 164

三、单纯性外隐斜视/ 168

第四节 调节功能异常/ 171

一、调节不足/ 172

二、调节疲劳/ 174

三、调节过度 /177

四、调节灵活度不良/ 180

五、小节/ 183

第五节 眼运动障碍/ 183

第六节 注视视差/ 189

一、注视视差的定义/ 189

二、注视视差的检测/ 190

三、注视视差的量化/ 193

四、注视视差曲线的确定及应用 /197

五、小结 /203

第九章 视觉训练

第一节 融像性聚散训练/ 204

一、红绿立体图 /204

二、裂隙尺 /206

三、融像性聚散训练卡片/ 208

四、斜隔板实体镜 /209

五、可变棱镜立体镜 /210

六、同视机 /211

七、聚散球/ 212

八、3 点卡/ 213

第二节 调节功能训练 /214

一、推进训练/ 214

二、附加球镜阅读/ 216

三、附加球镜排序 /217

四、字母表训练/ 218

五、翻转拍训练/ 220

六、红绿偏振图训练 /221

七、裂隙尺训练 /222

第三节 功能性眼球运动异常的视觉训练/ 224

一、扫视功能训练/ 224

二、追随功能训练方法 /232

三、发病机制/ 248

第十章 特殊类型的双眼视觉异常

第一节 视疲劳/ 238

一、定义/ 238

二、病因及症状/ 238

三、诊断 /244

四、治疗 /244

第二节 视频终端综合征/ 246

一、定义/ 246

二、流行病学/ 247

四、临床表现/ 251

五、鉴别诊断 /252

六、临床检查流程/ 253

七、治疗策略 /255

八、典型病例 /258

第三节 屈光性弱视 /269

一、概述 /269

二、屈光性弱视的病因和发病率 /269

三、弱视的特征 /271

四、治疗/ 273

第四节 不等像/ 276

一、定义 /276

二、不等像的决定因素/ 276

三、影响像大小不等的三种倍率 /277

四、不等像的检测 /283

五、小结 /284

第五节 眼球震颤/ 285

一、概述 /285

二、眼球震颤的类型/ 285

三、临床评估 /287

四、治疗 /289

五、总结 /290

数字资源目录

视频一 视疲劳病例的问诊、诊断和治疗过程 /243

视频二 视觉心理病例的问诊、诊断和治疗过程 /244

视频三 屈光性弱视病例的问诊、诊断和治疗过程/ 273

视觉训练的原理和方法 ,值得每一个视觉健康的捍卫者了解和学习.

本书从视觉训练最初发展起笔,详细阐述视觉训练的生理和神经基础,以及学科发展中逐渐丰满的各项分类与康复范畴。各章节按照视觉训练分类详细阐述,整体条理清晰,从而试图使初学者易于学习和掌握。视觉训练相关观点定义清晰,无甚赘述,帮助各位读者答疑解惑并予以牢记运用。全书以视觉训练原理为导向,详尽阐明各种视觉康复针对性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为视光学和视觉康复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作者简介

刘陇黔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眼视光学系主任兼眼科副主任,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首届卫生计生领军人才、四川省卫计委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现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视光学专委会委员、四川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会长,四川预防医学会眼视觉保健分会主任会员、四川医学会视光学组组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特邀专家组成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保健分会常务,中国眼镜行业/中国眼镜科技杂志高级视光学专家顾问,中国眼镜协会视光师专业委员会执委;国际角膜塑形镜协会亚洲分会中国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IACLE资深会员,COVD(视觉发育视光师协会)中国第一个学术资深会员。《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中文版)等杂志编委。

四川大学视光学教育和四川省视光学学科的创始人。目前培养研究生7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人。承担科技部、省部级和国际合作多项课题,发表文章160多篇,SCI收录40多篇,参编或主编专著教材15本。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视觉训练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 视觉训练的分类和范畴

第四节 视觉训练的应用

第二章 弱视视觉训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弱视的神经机制

第三节 弱视的治疗概述

第四节 屈光矫正

第五节 遮盖/压抑疗法

第六节 弱视训练方法

第三章 斜视性双眼视功能训练

第一节 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

第二节 内斜视的视觉训练

第三节 外斜视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第四章 调节功能的训练

第一节 定义及临床表现

第二节 调节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

第三节 调节功能的视觉训练与方法

第四节 病例与分析

第五章 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与视觉训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集合不足

第三节 发散不足

第四节 基本型内隐斜

第五节 基本型外隐斜

第六节 集合过度

第七节 发散过度

第八节 融像性聚散障碍

第九节 垂直位双眼平衡失调

第六章 眼球运动功能异常与视觉训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眼球运动功能异常的训练

第三节 眼球运动功能异常的训练方法

第四节 病例

第七章 低视力与康复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病史

第三节 特殊注意事项

第四节 视障患者的相关检查

第五节 放大原理

第六节 不同距离的等效屈光度

第七节 预测放大效果以及等效视屈光度

第八节 低视力康复的光学及处方

第九节 辅助技术

第十节 视野缺损的处理

第十一节 非光学产品

第十二节 视觉康复训练

第十三节 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第十四节 常见的眼部诊断的特殊考虑

第十五节 护理协调

第十六节 案例和评判性思维

第八章 与学习相关的视功能异常与视觉训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视觉缺陷评估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总结

第九章 获得性脑损伤与康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神经视光学的康复评估与处理

第三节 获得性脑损伤康复过程中的特殊评估

第四节 获得性脑损伤的视觉神经康复理论

第十章 视觉训练方法与过程

第一节 消除抑制

第二节 弱视训练

第三节 异常视网膜对应的训练

第四节 调节功能训练

第五节 同时视训练

第六节 融像性聚散训练

第七节 空间感知等训练

刘陇黔《视觉训练的原理和方法》@《眼视光实践技能操作手册》

《眼视光·新技术实用全书》验光、视功能检查步骤详细,一看就会,通俗易懂。

本书的六大特点:

1.实:实用,全是干货,是笔者30多年临床积果的精华。

2.全:基础知识全面,包括多种验光、散瞳、弱视诊断与训练、近视防控与训练、视功能检查、半自动磨边机操作、功能性镜片加工等。

3.广:内容广泛,能满足不同层次技术需求。

4、新:很多内容首次与读者见面。

5.简:验光、视功能检查步骤详细,一看就会,通俗易懂。

6.特:方法独特,简单易学。

《视功能检查分析及训练基础》@《验光配镜技术及斜弱视康复训练》

《实用眼视光》2023以实战为主要的内容,把专业知识通俗化,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2023年《实用眼视光》

以实战为主要的内容

把专业知识通俗化

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第一章:生物测量检查及应用

1,角膜曲率检查意义

2,前房 瞳孔的视光意义

3,眼轴的长度发育特点

4,近视常见的矫正方法

5,各类高科技产品的原理

第二章:光学十字转换

1,光学十字法的表示

2,屈光力与轴的关系

3,度数转换正负散光的由来

4,简述(强、弱主径线)

5,史氏光锥的形成

第三章:调节功能异常的诊断与处理

1,调节功能的检查项目

2,调节过度(调节超前)

3,调节不足(调节滞后)

4,调节灵敏度异常

5,调节异常分析表

第四章:集合功能异常的诊断和处理

1,集合功能的检查项目

2,集合不足

3,集合过度

4,基本型外隐斜

5,融像性运动障碍

6,集合异常分析表

第五章:视觉训练方案制定

1,初级视力保健训练方案

2,预防调节衰退训练方案

3,青少年近视防控训练方案

高级技能使用心得分享:顶尖训练师技能分享

4,改善视疲劳训练方案

5,弱视训练新思路

第六章:青少年近视屈光矫正方案的制定

第七章:聚散功能异常的分析与处理

第八章:屈光不正的配镜处方原则和应用

1. MPMVA原则

2. 双眼平衡原则

3. 根据眼位及主视眼情况调整原则

4. 根据视觉发育的正视化规律调整原则

5. 根据调节、集合功能情况调整原则

6. 根据年龄、职业、个人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的原则

第九章:实用性渐进镜片验光技术

第十章:视功能检查流程

1,Worth4-dot

2,立体视

3,远 眼 位

4,近 眼 位

5,A C / A

6,融像范围

7,NRA负相对调节

8,BCC调 节 反 应

9,PRA正相对调节

10,AMP调 节 幅 度

11,Flipper调节灵活度

12,N P C集 合 近 点

眼视光中心的核心——专业、运营,验光配镜技能提升销量第一的宝典,你有了吗?

第一部分 视光入门检查.

第一章:视力检查.

第二节:小孔视力.

第二章 验光.

第一节:电脑验光.

第二节:检影验光.

第三节:主觉验光.

第三章:视功能检查.

第一节:隐斜检查.

第二节:AC/A测量.

第三节:调节幅度检查.

第四节:调节反应测量.

第五节:调节灵活度.

第六节:正负相对调节(NRA/PRA).

第七节:集合幅度.

第八节:远近水平聚散力测量.

第九节:远近垂直聚散测量.

第十节:聚散灵活度.

第二部分 儿童弱视.

第一章弱视的概述.

第二章弱视儿童的检查.

第三章弱视儿童的检查问题.

第四章弱视儿童的诊断及治疗.

第一节弱视的诊断及常规治疗方法.

第二节弱视的屈光矫正原则.

第三节不同类型弱视的治疗方法.

第五章弱视综合治疗仪的操作介绍.

第六章弱视儿童的相关疾病.

第一节 斜视.

第二节 眼球震颤和白内障.

第三节 上睑下垂和儿童眼底病.

第七章弱视儿童的饮食注意.

第八章弱视训练的六点注意.

第九章弱视儿童的实例介绍.

第十章记与陕西袁老师谈弱视案例.

第十一章弱视诊疗表单.

第三部分 视光中心运营.

第一章——正确认识视光中心.

第二章——眼视光中心的装修和功能区的设置.

第三章——打造专业技术团队.

第四章——眼视光中心岗位分工与职责.

第五章——眼视光中心的行为规范.

第六章——眼视光中心的规范接待流程.

第七章——完善的产品结构与服务项目.

第八章——眼视光中心相关仪器设备和产品.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